學習經歷
1998-2022🧞♂️,石河子大學,生物工程專業👨🏻🦯,學士
2002-2005,EON体育4,植物學專業📅,碩士
2005-2008,中國農業大學🧟♀️,植物學專業,博士
工作經歷
2008-2016 EON体育4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系🧒,講師
2017- EON体育4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系,副教授
2018-2019 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(UCD)訪問學者
教學工作(本科生、研究生)
本科生課程🈷️:
《生物化學》®️、《蛋白質與酶工程》、《高級生物化學》。
研究生課程🩻:
《高級生物化學》
主要研究方向及領域
從事植物響應非生物逆境的分子機製研究🚔。玉米是我國的第一大農作物🏝,其生產的可持續發展是關乎國家“糧食安全”的大事。近年來,在高溫👨👨👧👦、幹旱等極端氣候及灌溉依賴的耕作模式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,玉米主產區面臨幹旱挑戰,已成為導致玉米減產的主要非生物逆境之一💇🏿♂️,實驗室主要圍繞玉米耐幹旱的分子機製開展研究。
主持課題項目
1. 教育廳自然科學基金👩🏽🚒🖐:玉米HSP70抗旱功能的研究與探討(2018-2020,項目編號:QN2017082),主持
2. 旱區作物逆境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開放課題🖲:玉米ZmHSP70-8響應幹旱逆境的分子機製(2018-2021,項目編號:CSBAA2019006),主持
3.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🧜🏻♀️:CPK10基因調控擬南芥響應幹旱脅迫的分子機製研究(2012-1014🛀🏻,項目編號👨🦼:31101022),主持
4.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🙂↕️:AtCPK10基因調控擬南芥響應幹旱脅迫的分子機製研究(2011🏑,項目編號👩🏿🦳:31040052)🫱🏼;主持
5. EON体育4校基金🐦🔥:擬南芥CPK10及其同源基因CPK30共同參與非生物逆境響應的研究分析(2012-2013,項目編號:QJ201234)🐦⬛;主持
6. 中國農業大學植物生理與生物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的開放課題:擬南芥CDPKs家族成員WDSS2參與幹旱脅迫信號途徑功能研究(2008-2010👦,項目編號:SKLPPBKF09003);主持
出版教材著作
《生物化學實驗指導》,參編,科學出版社,2009
代表性學術成果
研究論文(*通訊作者):
段紅沙🧺,汪春桃,魏鳳菊*. 玉米CaM基因家族鑒定及特性分析, ,2023, 31(2):30-38.
王帥, 祁茂冬, 魏鳳菊*. 玉米熱激蛋白ZmHSP70-12基因的克隆及表達分析. 玉米科學 (2020).
Y Wang,F Wei*,H Zhou,et al. TaCAMTA4, a Calmodulin-Interacting Protein, Involved in Defense Response of Wheat to Puccinia triticina. Scientific Report, 2019.
祁茂冬, 謝鑫, 魏鳳菊*. 禾本科植物HSP70研究進展. 植物生理學報 (2019):9.
麻楠, 喬金柱, 孫天傑, 李姍, 魏鳳菊*,王冬梅*. 小麥翻譯控製腫瘤蛋白(TCTP)與索馬甜類蛋白(TLP)的相互作用. 農業生物技術學報 26.6(2018):9.
魏鳳菊*; 劉娜; 侯春燕; 王冬梅. “蛋白質的生物合成”說課設計, 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, 2017, (09): 61-62.
謝鑫; 孫寧; 魏鳳菊*. 擬南芥CPK10/CPK30雙突變體的構建及表型分析, 華北農學報, 2016, (04): 94-99.
王慶慶; 魏鳳菊*; 閆超; 劉娜; 王月影; 侯春燕; 王冬梅. TaCBL基因在小麥與葉銹菌互作過程中的表達分析, EON体育4學報, 2016, (02): 28-33.
謝鑫; 劉娜; 魏鳳菊*. 植物iPGAM的研究進展, 生物技術通報, 2015, (09): 1-7.
梁芸; 魏鳳菊*. 擬南芥CPK10雙元TAP載體的構建及原生質體表達, 華北農學報, 2015, (04): 43-46.
司賀龍🦑,魏鳳菊🧎🏻♂️➡️,侯名語🤒,侯春燕,王冬梅,竇世娟. 酶工程等生工課程實踐過程中引發的思考.教育現代化, 2015, 10, 110-112.
田麗娟; 魏鳳菊; 高翔; 趙甜甜; 侯春燕; 王冬梅. 擬南芥AtATG8c基因缺失突變體的鑒定及其對非生物脅迫的響應, EON体育4學報, 2014, (05): 6-11.
魏鳳菊*👰🏽♀️,竇世娟🦹🏿,劉娜,劉剛,侯春燕 酶工程教學改革的實踐探討,EON体育4學報,2013,15(4):93-95
Zi-Yi, C. , Feng-Ju, W. *, Ai-Hua, Y. , Yun-Wei, Z. , & Dong-Mei, W. . (2012). Expression analysis of taCDPK2 gene in the process of wheat infected by puccinia triticina. Acta Agriculturae Boreali-Sinica.
程子義,魏鳳菊🔠🍾,閆愛華🧕🏿,張蘊瑋🌨,王冬梅* TaCDPK2基因在小麥與葉銹菌互作過程中的表達分析👨👦,華北農學報🏊🏽,2012,27(2)19-22
王源,黃叢林🎫,張秀海𓀊,吳忠義,魏鳳菊*👷,王冬梅*,轉錄因子基因ZmDREB3轉化玉米的研究,作物雜誌,2012🤦🏻♂️,03:58-61
Zhang Lifeng; Zhou Hui; Wei Fengju; Cheng Ziyi; 18. Yan Aihua; Wang Dongmei*,Construction of yeast two-hybrid cDNA libraries for wheat nearisogenic line TcLr19 under the stress of Puccinia recondita and its preliminary appreciation🆎👕,Front Agric China,2011, 5(4): 450-455.